热搜词: 2025 2026

大疆降价引维权纠纷, 提醒线下服务“跟上节奏” | 新京报专栏

10月8日,“大疆预告降价已购买消费者退货维权”上了微博热搜。

据红星新闻报道,近日,淘宝、京东等平台的大疆官方店铺预告了多款产品即将于10月9日开始降价的消息,许多刚刚购买了大疆即将降价产品的消费者开始在购物平台、社交媒体上维权,争取退差价。

据网友反映,在电商平台购买的相关大疆产品一般都能顺利退货,但一些在线下购买的消费者却进展并不顺利,因为线下渠道没有“价保”。

如一位李先生就告诉媒体记者,其于9月20日在郑州某授权体验店线下购买了大疆OsmoPocket3,要去退货时被告知无法解决,因为“咱线下没有价保”。

线下服务需及早跟线上对齐

严格说,购买商品后遭遇降价,消费者并没有“绝对”理直气壮的维权理由。因为,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卖家有补差价的强制义务,一切需依照事先约定行事,比如商家已承诺“15天内降价补差”。

由此看来,在大疆降价后,类似李先生这类在线下渠道购货的消费者,如果在寻求补偿时遭到拒绝,又无相应证据,在法理上并不意外。

但问题在于,大疆这次降价本身是主动促销,并非出自不可抗力,其目的是为了邀买消费者人心。如果仅仅因为少数消费者要求“补差价”而产生纠纷,搅动舆论,其产生的无疑是相反效果。顾客就是上帝,从在商言商的角度而言,大疆理应满足这部分消费者并不过分的要求,予以解决,避免因小失大。

表面上,这是一场普通的价格调整引发的舆论波澜,但实质上折射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:中国线下零售服务体系,正在被线上体验标准“重新定义”,而其显然还没跟上节奏。这才是引发此次事件的核心。

为什么线上购买大疆产品的消费者没有因为降价问题而群情激愤?这是因为“七天无理由退货”和“价保”几乎都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标配,尤其是那些知名品牌的官方旗舰店更是如此。

比如,在某平台的大疆自营旗舰店上,甚至明确标明“30天无理由退货”。事实上,就算服装百货这些日常消费品,只要是在线上购买,基本也都是七天无理由退货,其中相当比例还“退货包运费”,且退货流程极为简单快捷。这使得消费者可以更放心、更频繁地进行购物。

反观线下,有多少商家真正支持“七天无理由退货”?就算支持,流程也颇为繁琐,消费者需要保存购物凭证,还要付出往返店家的时间成本。

事实上,类似这样的事件,在以往,很多人根本难以想象,商家降价了,消费者居然还能主张补差价?无论从哪个角度讲,这都是一种进步。

近年来,中国线上零售异军突起,其成功的秘诀不只是因为技术和商业模式领先,同时也是服务上的领先。这种领先的服务,已经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和购物体验,提高了消费者的心智与口味,尤其是对年轻一代而言。

这就是现实。面对这一现实,如果线下零售业迟迟不能在保有特色的同时,及早与线上服务标准实现对齐,必然会遭遇进一步的溃败。

价格不是“想怎么定就怎么定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在发达国家市场,其线下零售业并没有面临类似的服务标准对齐的挑战。这是因为,欧美线上零售崛起之前,其市场竞争与法律环境就已非常成熟,线下零售服务已经高度发达,拥有完善的价保、退货等售后服务体系。

比如,欧美大型零售商普遍提供“PriceMatch”(价格匹配)政策。只要在购买后规定时间内发现官方渠道降价,可直接申请差价返还。消费者清楚规则,根本不必靠“维权帖”争取权益。

从这个角度讲,中国线上零售较高的服务标准,实际上只是率先与国际标准接轨而已。这一步,线下零售业迟早也要走。

但这并不是说类似大疆降价风波不会发生在西方市场。这类问题,其实也反映了现代零售的一个典型困境:品牌一致性危机。

在数字时代,用户不会区分直营与授权,他们只认品牌整体体验。只要品牌标识挂在那里,售后责任与体验一致性就是消费者的天然诉求。

比如,2019年,就发生了苹果价格差异诉讼案,美国消费者集体起诉苹果,指控其在线上与线下零售渠道的价格策略存在不公平差异。

在2020年的特斯拉“降价诉讼风波”中,因特斯拉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多次突然下调新车价格,引发老车主集体投诉与法律行动。消费者认为这种“无提前公告的降价”构成价格误导,损害了刚刚购车的用户利益。

在成熟市场,价格不是企业“想怎么定就怎么定”的自由行为,而是受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反垄断法律的约束。

相较之下,中国市场品牌众多、渠道复杂,监管与消费者教育尚在完善中。这使得品牌可以“渠道分层”,用不同政策应对不同客户群,而不必承担太高的法律与舆论成本。但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完善、成熟,这一时间窗口,恐怕难以长久。

总之,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,国内零售服务线下线上对齐,也都是时候了。

撰稿/信海光(专栏作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