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搜词: 2025 2026

为什么奔驰的审美永远如此高级?

奔驰发了一款全新的概念车——Vision Iconic。

这是台很妙的概念车,你可以从任何角度上发现Vision Iconic就是一辆纯正的奔驰。它必定链接着未来,同时又把你所认知的奔驰影子又完整呈现。所以,对于它,我们好像是初识,又仿佛似曾相识。

有人说,搞不清奔驰是如何把Vision Iconic,做得又新又旧的。事实上,我们从这款全新的奔驰概念车上,能够看到上世纪30年代的装饰艺术(Art Deco)风格以及奔驰经典车型的设计。

但对于我来说,抛开众多改头换面与我们再度重逢的设计语言和元素不谈,我感受到的是发明了汽车的奔驰,又一次给我们示范了一下,汽车设计的理念应该如何正确的树立。

事实上,这种设计理念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十分稀缺了。为了求新而创新,为了立异而标新,成为了如今这个时代汽车设计的一个全新主流趋势。即便是曾被认为能够与奔驰站在一起的品牌,同样有可能陷入到这样的挣扎漩涡之中。

此时,我们更需要的是,一个真正内核强大的品牌,重新把人们对于汽车的审美,拉回到一个合适、合理的轨道上来。毫无疑问,汽车的发明者,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。而Vision Iconic就是这样一款产品。

所以,现在的问题就来到了: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?

“虎头奔”的又一个春天?

很多中国人对于奔驰的认知,是从“虎头奔”开始的。

这里的虎头奔,其实指的是,奔驰的第七代S级W140车型。从这一代车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之后,中国人开始知道,真正的豪华汽车应该是怎样的形态。

至于到后面的在体验层面的坐奔驰,以及在产品市场定位层面的,成功人士开奔驰,都算是后续品牌地位与传播持续深化后的产物。而第一眼就认知到这是不是一辆好车、豪车,其实真的靠设计。

很高兴,在Vision Iconic这款车上,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格栅出现在了奔驰的车头部分。

新一代的盾形格栅,一眼就能看出那股“贵气”不是装出来的。宽大的镀铬框架铺陈开来,熏黑玻璃质感网格在光影中若隐若现,再加上那圈集成式轮廓照明,既有经典的传承味道,又透出数字时代的锋芒。它不只是个前脸设计,更像是一种姿态——强大、自信、让人一眼就认出它属于谁。

但,发现归发现,我们还要明确的一个事实是,这并不是因为需要而将这个成熟的设计元素重新回归而让其回归的。奔驰正在做的,其实是传承,将经典造型,进行全新的设计与诠释。

如果对于奔驰足够了解,我们会发现Vision Iconic这个巨大、闪耀的前脸格栅首次亮相于全新纯电GLC SUV。因此,这样的设计语言其实直接奠定了未来几年,奔驰设计的整体风格与思路。

如果我们再往前回望,作为从1900年就发明了格栅的汽车品牌,奔驰在125年的时间内,靠的就是这一标志性的设计美学符号,在不同时代定义汽车设计潮流,结合时代趋势与科技发展不断创新。

因此,如今的Vision Iconic重新定义奔驰车的前脸,甚至整体的新面目,则也肯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。我们从这张奔驰的新脸上,能够看到W 108、W 111及600 Pullman等经典车型的影子。

同样的,这样的经典设计元素的重构与创新,并不止于车头的格栅。事实上,我们还能从Vision Iconic之上,寻找到更多的经典设计元素以及创新的元素。比如,我们能在Vision Iconic的车内一体式长椅与尾部设计之上,联想到300 SL等传奇车型。

因此,当这样一款在汽车工业任何时期都能不突兀且领先的Vision Iconic,承载起奔驰对于未来的出行愿景。依靠神经形态计算、线控转向、太阳能涂层及L4级高度自动驾驶等突破性创新及先进技术,树立起电动化与数字化时代的崭新标准的任务时。更多人将会欣然接受,不存在任何突兀的理由。

很显然,对于奔驰这样的品牌来说,设计的重要性,远远不止于设计。更是品牌灵魂的传承与创新。

设计,是品牌的魂

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,在汽车界,设计能否被更多人接受,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款车的市场表现。这个清晰的逻辑在现实应用中往往会发生往两个方向演进的事。

比如,从我们固有形成的认知中,法系车的审美总是标新立异,偶尔给你来个小花活。你可以清楚感知到他们的用心,但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是,不管你喜不喜欢,他们都不会改变。

而另一个方向是,完全抛弃设计理念,迎合市场需求。所以我们会看到所谓“心有灵犀”的设计频繁出现,市场反馈也还不错,在长远来看很难看到这款车的设计语言与未来设计发展方向。

这是两种极端的设计思路体现,一种是“固我”,一种是“无我”。

而奔驰的设计不用和任何人“心有灵犀”,都是以一种标杆化的模式出现。同时,也从来不抛弃自己的设计理念。奔驰设计语言的升级是从过去传承经典,并以经典启迪未来,持续引领时代风潮,进而奠定品牌代代相传的设计风格与美学符号。

正如梅赛德斯-奔驰集团股份公司首席设计官瓦格纳(Gorden Wagener)在Vision Iconic概念车全球首秀仪式上说的,“梅赛德斯-奔驰秉承“感性·纯粹”的设计语言,融合感性的表达与理性的科技,二者看似对立但共生共荣,就像传承经典和面向未来的设计一样。”

奔驰之所以注重传承,是因为奔驰拥有丰厚的历史积淀,这也是奔驰的独特之处。奔驰不仅要打造有“未来感”的车型,更注重品牌身份认同感的表达,这种认同感是通过历史积淀构建起来的。

奔驰就是奔驰,在“固我”与“无我”的中间,拥有属于奔驰的“自我”。这样的“自我”,有坚持的一面,又有灵活进取、随时而动的一面。

在上海时装周这个节点发布Vision Iconic概念车,不仅是因为梅赛德斯-奔驰是上海时装周官方指定汽车合作伙伴,更因为上海时装周的舞台,能够将奔驰设计的意义完美的呈现。

上海是一座融合历史和未来的完美地点,Vision Iconic也是一款致敬经典、面向未来所打造的概念车。同时上海时装周也吸引了全球的设计师人才,时装周的舞台也给了奔驰更丰富的空间。

无论是发布时尚前卫的Vision Iconic胶囊系列时装,推出解读梅赛德斯-奔驰经典先锋的全新时代的《ICONIC DESIGN》书籍,还是联动建筑大师马岩松、当代艺术家陈英杰推出的限时展,以及与中国独立设计师裘淑婷跨界合作《破界·生花》艺术装置。

这些是奔驰表达美的方式,也向外界传递了奔驰对于设计的理解——设计不仅是功能性的体现,更是品牌文化、情感和时代精神的载体。

理解了奔驰的这一套逻辑,就能更近一步的理解,何为“一目奔驰,风格始终”的美学信条。就是对传承与创新,经典永存且又时常重新焕发新生的精准概括。

奔驰一直在变,但又一直没变。

很显然,奔驰一直在做自己,他们懂得如何在每一个时代创造出更高级的审美。

同时,奔驰又一直在为更多人指明方向。这样的方向从来不是激进的改变,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,不断地吸纳全新的元素,从而完善自己,雕琢自己,最终进化成更好的自己。

Vision Iconic概念车是奔驰交出的最新的一张答卷,奔驰且恒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