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atGPT 搅局电商: 谷歌亚马逊的 “饭碗” 要被抢?
国庆放假归来,发现在ChatGPT居然可以直接购物了。
“找一个耐用的登山包,预算300美元,要有独立鞋仓。”如果向ChatGPT发出询问,几秒后,几个符合要求的登山包推荐就会呈现眼前,选中一个,点击“购买”,输入配送的信息,使用信用卡、ApplePay、GooglePay或Stripe完成支付,整个交易在聊天界面完成,甚至无需跳转任何外部网站。
今年9月末,ChatGPT上线了“InstantCheckout”(即时结账)功能,正式试水电商了。在所有流量变现的方式中,电商无疑是最高效的。周活跃用户高达7亿的ChatGPT开始做电商,会对现有格局产生什么影响?
化身AI导购员
和传统电商模式相比,ChatGPT更像个超级导购员。传统电商是在“猜”用户需求,ChatGPT是先聊需求,再去筛选推荐。
之前大家都是在主动搜索商品,随后电商会根据这些历史记录分析用户过去搜过什么、看过什么,再推测他可能需要什么。比如你搜索过“瑜伽垫”,系统后续推送的全是不同款式的瑜伽垫,却无从知晓你是想要初学者适用的加厚款,还是便于携带的轻便款,更不了解你选购瑜伽垫是打算居家锻炼,还是用于健身房课程。
但ChatGPT不一样,它通过跟用户对话,能直接读懂用户的小心思,需求本来就很模糊、很复杂。
以前搜索起点在谷歌的搜索框、亚马逊的商品页,现在ChatGPT正把这个起点抢过来,变成自己的“对话窗口”。
ChatGPT的商品来自哪里?
虽然整个交易发生在ChatGPT的界面上,但是商家还是销售的主体,负责后续的订单履行和服务。商家目前来自两家老牌电商,Etsy已经是首家合作伙伴,Shopify也正在接入。
Etsy于2005年成立,聚焦手工制品、古董等独特商品,2022年底有740万活跃卖家、9400万活跃买家。Shopify是给独立站提供服务的,加拿大电商软件开发商,2006年创立,业务覆盖超175国,2022年全球超200万家企业使用,是出海常用工具。
ChatGPT和电商平台各取所需。
跟Etsy、Shopify合作后,它相当于“借”到了一个超大的“商品仓库”,从Etsy能拿到各种独特的手工艺品,从Shopify能拿到大量品牌商家的货。这样一来,它就不只是个聊天工具,变成了能聊天、能直接买东西的一站式平台。
另外,它还顺带推广了自己的“ACP支付协议”,想让这套规则变成未来AI电商的“通用标准”,有利于后期建设自己的生态。
显而易见,Etsy和Shopify可以获得流量。Etsy非标品偏多,传统的搜关键词模式下处在劣势。现在跟ChatGPT合作,就能把这些商品精准推送成交。Shopify就更不怕了,因为独立站就是为了去中心化,不依赖大电商平台,做多个入口。商家做独立站也缺流量,需要采买,成本很贵,对接ChatGPT相当于获得了一个新流量入口。
目前ChatGPT还有很大的局限,只支持单件商品购买,没有购物车功能,现在只面向美国地区。
ChatGPT动摇搜索根基
当下是靠佣金。
可以看出,ChatGPT要靠了解需求再做推荐的模式。所以真实的推荐是根基。ChatGPT也表示自己主要会根据商品特征和用户的需求做推荐,不会因为商品投放了广告来决定推荐的排名。
ChatGPT会对成交的订单收取少量的服务费,主要是卖家支付,不会加到消费者购买的价格上。
虽然目前看来,ChatGPT只赚佣金,但是因为流量足够大,未来还是很有增长空间的。据MarketplacePulse推算,即使只有2%的产品对话促成交易,平均订单价值70美元,也能产生55亿美元的年交易额。有媒体估算,这是Etsy全球市场的一半。
在电商数据分析网站ECDB公布的2024年美国电商平台排行榜中,按交易额计算Etsy位列第九名。
所以ChatGPT的电商模式跑通,后续真的会在美国的电商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ChatGPT并不是切走了亚马逊和谷歌的蛋糕,而是在动摇这两者的广告根基。广告的毛利率很高,也一直是现金牛的业务。亚马逊电商的竞争压力很大,很多商家每年都会花大量资金进行投放,来换取搜索后的前排展示。谷歌也同样如此,也是电商很大的流量入口。竞价排名的逻辑下,卖家都需要高投入才能维持高曝光。
亚马逊和谷歌也一直通过这种占地收租的模式获得不少收益。
亚马逊2024全年广告业务收入高达562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4004亿元),搜索广告占比高达70%到85%。谷歌2024年广告业务收入990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7100亿元)。
现在ChatGPT正在打破这种固态的模式,所以会给中尾部商家更多机会。可能也会吸引一部分商家建立自己的独立站或者加入Etsy来获得流量的曝光。
或许对未来的海外电商来说,只靠投流无法保证生意的长久性,了解用户需求,紧跟需求变化,才能在AI的大趋势下持续性增长。
ChatGPT做电商也有难点。首先是用户心智,怎么转变自己原来的形象,需要后端商品的丰富,可能现在的商家无法满足全品类的需求。毕竟海外还是亚马逊一家独大,也会对ChatGPT做出防范。还有信息的甄别,ChatGPT的推荐并非凭空产生,其背后严重依赖网络上人类创作的评测、评论和文章,怎么甄别信息的真假是一个问题。如果AI侵蚀了内容创作者的流量和收入,可能导致网络上有价值的内容减少,从长远来看,反而会损害AI自身推荐系统的信息基础。
可以看出ChatGPT拥有流量之后,开始变现了。母公司OpenAI在2025年的营收预计仅有127亿美元,还处在亏损中。这和5000亿美元高估值显然不匹配。但掌握用户信息和习惯后,赚钱不是难事。AI重塑电商的时代即将来临。
未来国内电商有没有可能出现同样的产品?
参考资料:
1.增长工场:ChatGPT硬刚亚马逊AI电商第一枪打响了
2.蓝海亿观网:ChatGPT做电商,攻入亚马逊的腹地
3.王智远:如何看待ChatGPT做电商?
头图由即梦AI生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