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派CEO九号王野: 从机器人冠军到465亿市值的“硬核”远征
在科技创业的浩瀚星空中,九号公司创始人兼CEO王野是一位无法被忽略的“硬核”明星。他的创业轨迹,并非始于商业计划书的精妙算计,而是起步于机器人世界杯赛场上那份对技术极致的追求。从带领团队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上勇夺“三连冠”,到执掌市值数百亿的上市公司九号公司,王野的创业历程,深刻地诠释了一位技术专家如何将研发优势转化为商业成果,并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“硬件创业是‘一条命’模式,战略比执行更重要”的商业逻辑。
技术根基:北航机器人研究所的硬核起点
王野的技术基因,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求学期间便已深植。他从大二开始便迷上了机器人制造,并在科技竞赛中斩获一等奖,初步展露其在机电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方面的天赋。后续参与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并勇夺“三连冠”,不仅锻炼了他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,更培养了他领导团队进行系统性研发的意识。这段经历,让他深刻理解到,真正的技术竞争力,来自对核心模块的掌控与跨技术领域的融合创新。
早期创业:从警用机器人到平衡车先驱
2006年,王野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,注册成立了博创兴盛机器人公司,主要聚焦于排雷、排爆等警用机器人的研发。然而,王野的视野并未局限于此,2012年,他与高禄峰共同创办鼎力联合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,即九号公司的前身。这次转型,并非一时兴起,而是基于对机器人技术在民用市场巨大潜力的前瞻判断,标志着其从技术专家向商业探索者身份的演变。
战略转折:收购Segway与全球化布局
如果说早期创业是技术驱动下的摸索,那么2015年全资收购全球自平衡车开创者Segway(赛格威),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王野作为战略家的胆识与远见。这次“蛇吞象”式的并购,并非简单的品牌继承,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卡位。通过此次收购,九号公司一举获得了Segway遍布全球的销售渠道、深厚的品牌资产等,奠定了其在全球智能短交通领域的领军地位。在这一重大决策中,王野已不仅仅是技术研发的负责人,更是驾驭企业命运的战略决策者,其“战略优先”的思路初现峥嵘。
理念核心:“一条命”模式与战略优先
王野曾提出,硬件创业是“一条命”模式。这与互联网软件创业可快速迭代、低成本试错的逻辑截然不同。硬件创业涉及供应链、制造、库存、资金等庞大而沉重的环节,一次关键性的产品失败或战略误判,就可能耗尽所有资源,导致满盘皆输。正是这种对硬件创业本质的清醒认知,塑造了王野“战略比执行更重要”的核心理念。
在王野看来,在扣动扳机之前,必须进行极度审慎的战略瞄准。这一理念贯穿了九号公司的发展脉络:在产品战略上,九号公司聚焦于技术门槛高且具有全球化潜力的个人出行工具,从平衡车、电动滑板车到智能电动两轮车,每一步都精准踩在市场爆发的节点上。在技术路径上,王野坚持自研核心技术与战略性并购并举,无论是主导研发Windrunner、Ninebot系列自平衡电动车,还是收购Segway,都是为了构建无法轻易逾越的技术与专利壁垒。如今,九号公司已获得5900余项全球知识产权,形成了强大的专利护城河。
九号公司创始人兼CEO王野的创业故事,是一本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完美融合的教科书。他以其亲身实践证明,在硬科技创业这条赛道上,成功的逻辑并非依赖于孤注一掷的冒险或机会主义的跟随,而是一场“有备而来的远征”。王野的硬核创业逻辑,为所有在硬科技领域耕耘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鲜明的注脚:唯有将技术沉淀为基石,用战略指引方向,方能在波澜壮阔的商业世界中,行稳致远,铸造非凡。